成果简介及解决的教学问题
1)成果简介
野外实践教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。然而,长期以来,野外实践教学仅仅被看是巩固课堂知识的一个必要环节;或者稍有向相关基础课延伸;但极少有向各宏观专业课拓展,更少有将野外实践教学看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阶梯。
中山大学历来重视野外基础教学。2002年,我校动物学、植物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。依托于此,我校野外实践教学团队经过多年建设和积累(图1),构建了“基于‘一体两翼’的生物学野外实践教学创新模式”。
本模式“以野外实践教学贯穿于本科教育全过程”为理念,将单纯的“巩固课堂知识”拓展为 “夯实基础理论-强化综合实践-提升创新能力”全过程(图2),并向各宏观课程扩展;新的教学理念,依托野外实践基地、配套教学媒介建设,引导学生“从被动学习”转向“主动研学”,强化了综合技能训练和多元化训练,形成了“一体两翼”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。
成果实施,成效显著,已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生物学人才培养示范中心和交流平台。期间学生完成279项专题训练,发表151篇科研论文,获得163项奖励;发现或参与发表生物新属12属,新记录属3属,新种92种。成果主要完成人获各类国家、省级奖13项,国家规划教材4部,主持一批国家重大、重点和面上等项目,促进了学科前沿研究和基础教学的结合。2012年黑石顶成为国家生物学野外教学示范基地。生物科学成为国家名牌建设专业,2014-2016年在中国大学专业竞争力排行榜连续3年排名第一。生物学成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,生态学在第三、四轮学科评估中均并列第一。
2)成果解决的教学问题
第一,解决了野外实践教学理念的定位问题。野外实践教学不仅是基础课,也是各宏观课程、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。
第二,构建了涵盖海陆、跨越北回归线绿洲、具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野外实践基地群,具有不可替代性,解决了实践教学空间不足、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全方位需求的问题。
第三,编写出版了实习丛书10部,理论和实验教材8部,建设了数字课程3门,形成立体化教学媒介,解决了教学素材缺乏、教学媒介时效性不足的问题。
第四,整合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,以多元化训练、自主研学、前沿探索为基础,解决了个性化发展不足,人才培养同质化,科学研究与教学服务相脱节等问题;提出以“系统学、生态学、地理学、资源学”等为基础的四原则法,通过生物种本质属性辩识,为学科融合提供了新途径,教育学生树立了生物学概念的整体观,培养进化生物学的思想。